2011年4月11日星期一

正氣歌



文天祥

余囚北庭,坐一土室,室廣八尺,深可四尋,單扉低小,白間短窄,污下而幽暗。

當 此夏日,諸氣萃然﹕雨潦四集,浮動床幾,時則為水氣;涂泥半朝,蒸漚歷瀾,時則為土氣;乍晴暴熱,風道四塞,時則為日氣;檐陰薪爨,助長炎虐,時則為火 氣;倉腐寄頓,陳陳逼人,時則為米氣;駢肩雜遝,腥臊汗垢,時則為人氣;或圊溷、或毀尸、或腐鼠,惡氣雜出,時則為穢氣。疊是數氣,當之者鮮不為厲。

而予以孱弱,俯仰其間,於茲二年矣,幸而無恙,是殆有養致然爾。然亦安知所養何哉?

孟子曰:「吾善養吾浩然之氣。」
彼氣有七,吾氣有一,以一敵七,吾何患焉!
況浩然者,乃天地之正氣也,作正氣歌一首。


天地有正氣,雜然賦流形。下則為河岳,上則為日星。
於人曰浩然,沛乎塞蒼冥。皇路當清夷,含和吐明庭。
時窮節乃見,一一垂丹青。在齊太史簡,在晉董狐筆。
在秦張良椎,在漢蘇武節。為嚴將軍頭,為嵇侍中血。
為張睢陽齒,為顏常山舌。或為遼東帽,清操厲冰雪。
或為出師表,鬼神泣壯烈。或為渡江楫,慷慨吞胡羯。
或為擊賊笏,逆豎頭破裂。是氣所磅礡,凜烈萬古存。
當其貫日月,生死安足論。地維賴以立,天柱賴以尊。
三綱實系命,道義為之根。嗟予遘陽九,隸也實不力。
楚囚纓其冠,傳車送窮北。鼎鑊甘如飴,求之不可得。
陰房闐鬼火,春院閟天黑。牛驥同一皂,雞棲鳳凰食。
一朝蒙霧露,分作溝中瘠。如此再寒暑,百沴自闢易。
嗟哉沮洳場,為我安樂國。豈有他繆巧,陰陽不能賊。
顧此耿耿在,仰視浮雲白。悠悠我心悲,蒼天曷有極。
哲人日已遠,典刑在夙昔。風檐展書讀,古道照顏色。


正氣歌譯解:

天地間存在著一股正氣,紛雜地散佈在各種形體:
在地面上的就是江河和山嶽的英氣,
在天上的就是太陽和星辰的光輝,
在人身上的就是浩然正氣,它盛大地充滿在天地間。

當清明太平的時候,
為臣下的含蘊著和順之氣,效力於盛明的朝廷;
一旦時局艱難,忠臣的節義才會表現出來,
一一留在史冊之上:

在齊國有太史記載崔抒弒君的簡冊,
在晉國有董狐記載趙盾弒君的文字,
在秦朝有張良狙擊始皇的鐵椎,
在漢朝有蘇武出使匈奴所持的旄節;

有寧可斷頭的嚴將軍,
有血濺帝衣的嵇侍中,
有被賊剔齒的張睢陽,
有罵賊割舌的顏常山;

或是早帽布衣隱居遼東的管寧,
他清白的節操,比冰雪還要堅貞皎潔;
或是寫出師表的諸葛亮,連鬼神都感泣他壯烈的節搽;
或是渡江擊漿的祖逖,激昂憤概誓吞胡羯;
或是奪笏擊賊的段秀實,使叛逆的小子頭破血流。

這種廣大充塞的浩然正氣,嚴肅壯烈地永存宇宙之間。
當它貫通日月時,個人的生死又那裡值得計較呢?

大地的綱維依靠著它才能永久而不斷,天柱有了它,
才能顯得它的崇高,人類君臣,父子,夫婦的綱常有了它,
才能維繫而不墜,而道義則是正氣的根源。

可嘆的是我遭遇到窮厄的時運,現在國家滅亡了,
實在也是我這做臣子的沒有為國家竭盡心力啊!

倉促之間成了俘虜,用驛車押送到極北的大都。
如果敵人要我受鼎鑊烹煮的酷刑,
我也會把它當做像喝糖漿一樣約甘美。
我祇求痛快的一死卻不能啊!

在陰暗寂靜的囚房裡,處處閃著鬼火;
即使在春天,院門深閉,白晝一如黑夜。
把我和一般囚犯關在一起,
就好比千里馬與牛同槽共食、雞與鳳凰同住同吃一般。

一旦罹患疾病,自料將死棄溝壑,而成枯瘠的屍骸。
像這樣經過了兩年,各種惡氣自然退避。
可悲呀!這塊低溼的地方,竟然成為我的極樂世界:

難道我有其他巧妙的方法?
使得陰陽寒暑沴惡之氣不能為害我。
只不過此心光明,永存不變,視富貴如浮雲罷了。

無盡的憂思,何時能了!
古人雖已遠去,但其模範事蹟永留人間。
在風涼的屋簷下翻閱古聖賢書,前哲的道義風範,
如在眼前,光芒映照著我的顏面。


朱子治家格言(朱柏廬)



黎明即起,灑掃庭除,要內外整潔;
既昏便息,關鎖門戶,必親自檢點。
一粥一飯,當思來處不易;
半絲半縷,恒念物力維艱。

宜未雨而綢繆,毋臨渴而掘井。
自奉必須儉約,宴客切勿流連。
器具質而潔,瓦缶勝金玉;
飲食約而精,園蔬愈珍饈。

勿營華屋,勿謀良田。
三姑六婆,實淫盜之媒;
婢美妾嬌,非閨房之福。
童僕勿用俊美,妻妾切忌豔妝。
祖宗雖遠,祭祀不可不誠;
子孫雖愚,經書不可不讀。
居身務期儉樸;教子要有義方。

莫貪意外之財,莫飲過量之酒。
與肩挑貿易,毋佔便宜;
見窮苦親鄰,須加溫卹。
刻薄成家,理無久享;
倫常乖舛,立見消亡。

兄弟叔姪,須分多潤寡,長幼內外,宜法肅辭嚴。
聽婦言,乖骨肉,豈是丈夫,重貲財,薄父母,不成人子。
嫁女擇佳婿,毋索重聘;
娶媳求淑女,勿計厚奩。

見富貴而生諂容者,最可恥;
遇貧窮而作驕態者,賤莫甚。
居家戒爭訟,訟則終凶;
處世戒多言,言多必失。

勿恃勢力而凌逼孤寡;
毋貪口腹而恣殺牲禽。
乖僻自是,悔誤必多;
頹隳自甘,家道難成。

狎暱惡少,久必受其累;
屈志老成,急則可相依。
輕聽發言,安知非人之譖愬?

當忍耐三思;因事相爭,焉知非我之不是?須平心暗想。
施惠無念,受恩莫忘。
凡事當留餘地,得意不宜再往。

人有喜慶,不可生妒嫉心;
人有禍患,不可生喜幸心。

善欲人見,不是真善;
惡恐人知,便是大惡。

見色而起淫心,報在妻女;
匿怨而用暗箭,禍延子孫。

家門和順,雖饔飧不繼,亦有餘歡;
國課早完,即囊橐無餘,自得至樂。
讀書志在聖賢,為官心存君國。
守分安命,順時聽天。

為人若此,庶乎近焉。❥